中华绒螯蟹的生活习性,以及增氧对成蟹养殖的作用
浏览: (122)
前言
中华绒蟹,也叫做“河蟹”,是我国水产养殖中很重要的一种海产。
养殖这种螃蟹有助于保证我们有足够的美味蟹类供应,同时还能让水产的种类更丰富,帮助渔民增加收入。

不过,目前在河蟹的养殖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,本文将重点解释一个重要的解决方法——增加水中氧气含量。
就像人需要呼吸空气一样,水中的生物也需要氧气来呼吸,在养殖蟹的池塘或水体里,有时氧气供应会不足,就像我们在高海拔地区呼吸困难一样。

这会影响螃蟹的生长和健康,所以,给水中增加一些额外的氧气变得非常重要。
通过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,螃蟹可以更轻松地呼吸,它们的生长也会更好,这就好像我们吃得好、睡得好,身体就会更强壮一样。

增加氧气还有助于保持水体的清洁,减少有害物质的积累,从而创造一个更适合蟹类生长的环境。
一、中华绒螯蟹的生物学习性
中华绒螯蟹是一种水里的小动物,它的外壳是软的,属于一种叫做软甲壳纲的生物,你可能听说过它的别名,叫做河蟹或者大闸蟹。

它的身上有肉,吃起来很鲜美,很多人都很喜欢吃它,它的吃的东西有点多样,可以吃水里的植物、新鲜的鱼、螺蛳、一些小碎屑、虾和蚯蚓等。
人们在养殖的时候,通常会给它吃一些特制的饭菜,像是配合饲料、玉米和黄豆。
这种螃蟹的身体可以分成两部分,一部分是头和胸,另一部分是腹部。

它的头胸部有一对非常大的螯足,就像是它的大手一样,可以用来夹住食物和抵抗敌人。
这对大手上还有很多绒毛,所以它叫做绒螯蟹,它的背部颜色是墨绿色的,头胸部的长大概是7厘米,宽大概是7.5厘米。
腹部的形状不一样,雄性的腹部像三角形,雌性的腹部像圆形。

这种螃蟹喜欢住在水清的地方,比如江河和湖泊的泥岸边。
它们通常在晚上活动得比较多,每年大约在9月左右,它们会顺着水流到海水和淡水交界的地方生蛋。
现在,中华绒螯蟹已经成为养殖水产的重要类型,它的人工养殖在很多方面都很有用。

在我们国家,湖北、江苏、安徽、辽宁等地是中华绒螯蟹的主要养殖地。
随着人们在水产养殖方面的技术越来越好,中华绒螯蟹的养殖也越来越成功,养殖的池塘数量越来越多,产量也在逐年增加。

但是也有一些问题,导致螃蟹的大小不够标准,养殖出来的螃蟹数量也不够多,这影响了中华绒螯蟹养殖业的发展。
我们希望解决这些问题,让中华绒螯蟹的养殖变得更好,更有质量。
二、中华绒螯蟹人工养殖存在的问题
1.水草易挂脏、过早上浮和腐烂

中华绒螯蟹喜欢住在水又干净,水里有好多茂盛的水草的地方,在养这种螃蟹的时候,水里的水草特别重要。
有一些常见的水草,像是伊乐藻、轮叶黑藻、苦菜和水花生。
水草对这种螃蟹来说有很多好处,首先,水草提供了藏身之处,让螃蟹可以躲起来。

比如,螃蟹休息或者换壳的时候,它们会依附在水草上,这样就不容易被其他螃蟹或者捕食者找到。
同时,水草也能帮助水的质量变好,它们会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,帮助清理水中的脏东西,像是废物和食物残渣。

而且,螃蟹也会吃掉水草,把它们当做食物。
然而,有时候在养螃蟹的过程中,水草会出现一些问题。
有些水草会被污物弄脏,有些可能会不听话地漂浮在水面上,还有一些可能会开始腐烂。
这些问题会妨碍水草的作用,甚至适得其反。

2.蓝藻容易爆发
在养中华绒螯蟹的时候,后期可能会出现蓝藻问题。
蓝藻是一种生物,如果大量生长,就会变成蓝绿色的水,这其实是一个坏兆头,表示池塘里的生态系统不平衡,甚至可能出现大问题。

蓝藻带来的最大问题是,它们死后会产生一种叫做藻毒素的东西,东西对螃蟹的生长很不好,甚至可能导致螃蟹生病或者中毒死亡。
所以,我们要避免蓝藻问题的发生,保持池塘的生态平衡,让螃蟹能够健康成长。
3.易发生细菌病和寄生虫病

在养中华绒螯蟹的时候,有一些疾病会影响它们的健康,其中一个叫做纤毛虫病,是由一种叫纤毛虫的微小生物引起的。
这些纤毛虫喜欢在脏乱的水池里生活,它们会寄生在螃蟹的身体表面和鳃部。

这会让螃蟹的身体变弱,蜕壳也变得困难,有时候甚至会死掉,另外,被这种纤毛虫感染的螃蟹看起来脏兮兮的,品质也变差,不适合销售。
还有一种疾病叫做细菌病,是由一些微小的细菌引起的。
细菌病会让螃蟹出现一些问题,比如鳃部发炎、身体出现溃疡、腿变红等。

这种病在各地养殖场都会出现,特别是在螃蟹的饲养管理不好的时候。细菌病会影响螃蟹的生长速度和存活率,所以要特别注意预防和治疗。
4.饵料系数高
影响养中华绒螯蟹时所用饲料效果的因素有很多,无论是什么原因,饲料效果越高,就表示用的饲料会带来更多的脏东西,养螃蟹的花费也会更多。

5.易出现缺氧泛塘、中毒的现象
夏天的时候,天气可能会变得又热又湿,还可能会有暴雨和低气压的情况。
这些变化会让池塘的水质发生大的变化,可能导致水里的氧气不够,出现缺氧的情况。

尤其是那些池塘里养的螃蟹很多,而且管理不够好的地方,更容易出现这个问题,这种情况会给养螃蟹的人带来经济上的损失。
三、增氧的优势
当水里的氧气变少的时候,环境就开始变糟糕了,要解决这个问题,我们需要让水中的氧气保持充足,同时保持水质相对好。

这样做可以帮助我们养螃蟹时省钱,同时也能让螃蟹长得更多。
1.改善水质底质环境
当水里的植物在晒太阳时,会产生很多氧气。

如果有增氧设备,它可以帮助把这些氧气从水的上面送到水的下面,这样能够缓解池塘底部的问题,比如底部变脏、变酸等。
还能减少一些有毒的物质的积累,让池塘底部的环境变好。

同时,增氧也能避免水里的植物产生太多氧气,以至于把氧气溢出水外,浪费掉。
还能帮助一些有益的微生物繁殖,它们有助于清理一些有害的物质,抑制坏的微生物的生长,保持水质好。

也能让一些好的植物繁殖,帮助净化池塘,维持生态平衡,最后,增氧还可以让微生物更快地分解污染物,提高水的质量。
2.保护水草
当水里的氧气比较多的时候,水会变得清澈,对生物很好,好的细菌会大量繁殖,水里的植物也会更健康,不容易变脏。

使用机器来增加氧气,可以让水草的底部和根部的水流动起来,这会让水草的生长时间变长,不会太快变坏。
例如,靠近增氧机的伊乐藻的根部会变白,而远离增氧机的水草则不会有这个问题。

这说明水的流动带来了足够多的氧气,帮助水草生长得更好。
这有助于提升水草净化水质的能力,也有助于螃蟹更健康地生长,最终养殖的产量也会增加。
3.抑制蓝藻生长
蓝藻水华很容易出现在水不动、阳光强、天气热、水看不太清、磷多氮少的地方,尤其是这些条件一齐出现时。

使用增氧机可以解决因为天气热和水不动造成的问题,让水底下的养分能够顺着水流送到水面,同时也能够把浮在水面的蓝藻带到水底。
这样就能让所有的藻类都能得到足够的阳光和养分,不会有特别多的蓝藻。
这有助于其他有益的藻类繁殖,提供好的水环境给螃蟹,让它们长得更快,产量也会更多。

4.减少发病率,降低病死率
养水产动物的时候,病菌通常是那种叫做兼性厌氧菌的东西,特别是在投喂很多食物的池塘。
如果池塘的水不动,时间长了,底部会越来越脏,很多氧气被消耗掉,底泥就会变成含氧量很低的状态。

这时,病菌和一些虫子就很容易生长。
增氧机可以让水流动,改善底部的情况,减少一些病菌和虫子的生长,预防疾病。
此外,增氧还能减少水的上下层之间的氧气不平衡,避免一些气泡病和感染的问题。

气泡病会伤害动物的身体,还可能引发细菌感染,特别是对中华绒螯蟹的小螃蟹来说,气泡病会导致它们很难存活下来。
5.减少特殊天气死亡
如果经常不用增氧机或者增氧次数很少,那么普通时期里,水里多余的氧气会流到水底,导致底部的脏东西分解得很慢,有益的东西和一些坏东西都会积累。

当遇到下大雨、连续阴雨天气时,水的上下层会强烈混合,水里的植物不太好发光合作用。
而一些不好的东西进入水里,就会导致水中的氧气迅速减少,同时一些有害的物质会增多,最后可能让水变得浑浊,甚至让螃蟹死掉,或者两种问题一起发生。

经常使用增氧机可以减少或避免这种情况发生,特别是在特殊的天气情况下,这样可以保护中华绒螯蟹,不让它们在特殊天气下发生问题。
6.降低饵料系数
对中华绒螯蟹来说,成功地蜕壳就是它们正常成长的标志,中华绒螯蟹从小螃蟹长成大螃蟹,需要蜕壳大约10到12次。

每次蜕壳,它们的体重都会增加,从最开始的轻轻重约6毫克,变成每只150到250克重的成螃蟹。
蜕壳是中华绒螯蟹身体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,需要很多能量和充足的氧气。

氧气不仅能帮助它们顺利完成蜕壳,还能让蜕壳后的壳变硬得更快,让它们恢复体力,提高幸存几率。
水里的氧气含量并不像空气中那么稳定,所以水中的溶氧量对水生生物的成长很重要。
通过增加氧气的供应,可以提高池塘里的氧气水平,减少饲料的浪费,让中华绒螯蟹更快地长大。

这样就能够节省成本,增加产量,达到更好的养殖效果。
四、增氧的方法
1.及时正确清塘
有些池塘里养了中华绒螯蟹很多年,底部的泥土积累得很厚,而且清理池塘的方式太简单,只是用茶饼来驱赶杂鱼,没有有效地清理和修复底部的泥土。

这让底部的情况越来越糟,底泥里的东西变化得很严重,有害的细菌越来越多,水里的活动也变得不太正常。
这就导致下一次养殖的时候问题频繁出现,处理起来很难。
当一个养殖周期结束后,如果池塘底部的泥土积累很厚,就应该适量地清理掉一部分泥土。

然后就像对待其他池塘一样,让池塘在太阳下晒一段时间,使上一个养殖周期用掉的氧气得到补充。
但是,底部能够被空气氧化的东西并不多,很多有机物和还原性物质需要微生物的帮助才能变成氧化的物质。

通过晒池底,让能被空气氧化的物质先氧化,然后保持适度的湿度和通风,让微生物更活跃,帮助分解有机物质和还原性物质。
有必要的时候,还可以翻耕池底,这样做可以减少下一个周期底部泥土的氧气消耗,就好像间接增加了氧气供应一样。

.加大机械增氧能力
目前,养中华绒螯蟹时增氧的力度不够,但我们可以逐步增加增氧的能力,这样可以增加产量。
根据实际情况,当增氧能力每提升每平方池塘面积15千瓦时,养殖产量就会增加大约750到875千克。

为了提高中华绒螯蟹的养殖产量和质量,我们应该根据池塘的大小和不同增氧机的功能,合理地搭配使用多种增氧设备。
在使用增氧机时,我们要遵循“三开、两不开、一随时”的原则。

也就是说,晴天的中午、阴天的早晨、连续阴雨天的半夜要开启增氧机,傍晚和阴雨天的中午不用开。
而在螃蟹需要更多氧气的时候,比如缺氧的时候、加水的时候或者是螃蟹上水草的时候,随时可以开启增氧机。

这样的安排可以确保池塘里的氧气充足,让中华绒螯蟹更好地成长。
3.科学调控藻类数量和光合效率
在鱼类养殖中,要先关注水的状态,尤其是要把藻类照顾好,池塘里的藻类多少与水的质量和天气有关,我们可以通过控制藻类的数量和光合效率来调整。

但是,藻类的数量不能过多,必须与池塘中鱼类吃掉藻类的速度相匹配,否则生态系统会变得不平衡和混乱。
有几种常见方法来控制藻类的数量,其中一种是通过调整池塘里的总碱度来影响光合作用的效率。
总碱度高,藻类光合效率高,数量多,总碱度低,藻类光合效率低,数量少。

另一种方法是引入滤食性的鱼类,比如鲢鳙鱼,来帮助吃掉藻类,维持藻类的平衡。
此外,在晴天的时候,可以使用耕水机或者增氧机来使水流动,把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水体底部,促进藻类的光合作用。

结语
对中华绒螯蟹的养殖来说,增氧不仅可以改善水质,还可以降低喂养的成本,增加池塘的容纳量,减少疾病的发生。
这些直接或间接的效果都可以使中华绒螯蟹的产量更多,从而达到降低成本、提高效益的目的。

通过增氧,我们能够创造一个更好的水环境,使中华绒螯蟹更舒适地生长。
同时,通过调整饲料的使用,减少了浪费,降低了养殖的费用。
池塘因为有足够的氧气,可以养更多的螯蟹,增加产量,而且,由于水质更好,病害的风险也会减少。
最新推荐


- 热门推荐
- 《揭秘“火锅之王”海底捞张勇的十大名言,财富与智慧并驾齐驱》
- 鲅鱼怎么做好吃又简单还没腥味
- 十大建议买的好的奶粉牌子
- 鹅肝的营养价值 ,吃鹅肝的利弊:由女生在餐馆霸气加鹅肝事件而产生的联想
- 鹅肉怎么做好吃家常做法,简单易学,轻松烹制出美味佳肴
- 炒猪血的家常做法,牢记别马上下锅炒,大厨教你这样做,猪血滑嫩无腥味
- 草果的作用及食用方法分享:草果一旦使用不好将会毁掉一锅卤水,快来看看吧
- 披萨制作,教你在家做,口味完胜快餐店,20分钟就搞定
- 炖刀鱼 ,此鱼越炖越香,香辣开胃。
- 怎样做煎饼?教你自己在家制作煎饼,比手抓饼还好吃,软糯Q弹,咸香美味
- 午餐掏出这份自制便当,你就是办公室最拉风的人
- 春天有什么食物?六种春季时令美食,营养又美味,你吃过几种?
- 买牛腿肉,肉贩夸你:不是厨师,就是同行
- 教你点心简单做法:中秋别做月饼了,试试这5款点心,好做好吃
- 羊血肠怎么做 ,留着口水看完的